講巴西讓我想到咖啡該有的樣子

小義大利咖啡-咖啡豆-巴西

講巴西讓我想到咖啡該有的樣子
咖啡該有什麼樣子?我們其實ㄧ直想把內心中,咖啡館該有的美美樣子弄出來,早期創業時,有著雄心壯志,硬是在夜市擠出個位置放入,當然冷言冷語不斷,(那時的咖啡定位還停留在商務或朋友談論事情的聚會場合,還沒進入日常生活階段)讓初出茅廬的我們一直飽受霧霾,犯下不少錯誤的擴張,原生的我一直一直想著有一天會踏出步伐,會讓小義大利更加龐大,當然腳步踏上後就沒停下來了,開店收店已是日常,當然沒經過精算負債就不斷上揚,等到步伐踏不動之時,開始苦嚐後果,抱怨運氣,抱怨沒個富爸爸也於事無補,於是開始面對,回到那自以為會伴隨著咖啡風氣起飛的順風車ㄧ路順遂的夜市小義大利,顧不得別人的嘲諷,重回原點只為活著,當鞋子脫掉腳踩在地上也才感受的到土地上的高低起浮,一次在客戶那(我供應咖啡豆的咖啡館)聽到客戶的客人對他説著…
客人:你知道有個咖啡館開在夜市,聽説下雨還會漏雨滴…
客戶(看著我,我示意的對他搖頭,叫他別提)對著客人説:嗯 好像有聽過,怎?
客人:那樣的地方,咖啡怎會好喝?
客戶有點剛尬的回:其實地點和咖啡的味道沒什麼關係吧!
客人自顧自的述說自己的觀點…..而我為了不讓客戶不好處理,我和他示意ㄧ下我就先離開了⋯⋯到底 咖啡的風味 咖啡館該是什麼樣子才是該有的樣子?
來説説全球最大的咖啡產地
巴西是全球咖啡最大也最主要的產地,巴西咖啡豆年產量超過3000萬袋(以60公斤計,現代已有很多不同的包裝,30公斤抽真空等等….)咖啡行家對巴西的咖啡豆通常評價不高,認為單調,苦、酸及香味不夠,因為巴西咖啡多數在海拔1200公尺以下,亦無大樹遮蔭,且採豆方式粗糙,生熟果子一起收採,不符合精品咖啡條件。以曝曬式栽植法種樹,使得咖啡果子成 長較快,使風味發展不完全,而且豆子的硬度不足,果酸味明顯較低,還有一股木頭味,不能登大雅之堂。巴西豆質地較軟,烘焙過程中明顯不耐火候,出爐時間要 提早,否則容易烘焦。
1991年成立的巴西咖啡協會,改變了一切,巴西境內有不少優秀農莊,咖啡品質可媲美高海拔的極硬豆,於是在美國SCAA協助下,舉辦首屆巴西咖啡大賽 Cup of Excellence在1991年,鼓勵咖啡農將咖啡豆品質推廣,各個優質品種到小農莊園開始栽種,像巴西達特拉莊園實驗系列中的FREVO產品,品種為尖身波旁種(Laurina)的天然低咖啡因進行參賽,處理法為Semi-Carbonic Maceration,在傳統的舊觀念中,巴西的生豆風味中庸且平淡無奇,一般人比賽都會使用擁有強烈香氣的藝妓,達特拉實驗室改變了大家對巴西生豆看法,採用不同的品種搭配上特殊的處理法,進行多次的試驗,終於調配出獨一無二的大師實驗室系列,在比賽中大放異彩。 現在不管MinasGerais、Sao Paulo、Bahia,Espirito Santo ,Santos ,Mogiana,Cerrado,Sul de Minas等…精艷不斷……
回到咖啡館也是走在路上跌倒,頭抬起來可能就是一家咖啡館,可能在燈塔,可能在山洞,可能在車庫,已癲覆咖啡一定要優雅優雅的品嚐…夜市不怪了吧!雨滴的特色一定要保留!吹海風的也備好了,如果有一天在你晒完大太陽從海裡爬出來也有一杯咖啡不要意外⋯⋯咖啡真的已經步入生活了。
毛毛蟲用葉子寫日記,我在港邊用咖啡寫週記